召稼楼:黄炎培职业教育展示馆
□ 陈公益
黄炎培职业展示馆位于闵行区浦江镇召稼楼的礼园内,为园内六大展馆之一。礼园是浦江人专为缅怀先贤、礼敬先人而建造的一座风景秀美的仿古园林。
黄炎培职业教育展示馆座落在礼园西部的一个幽雅的古典庭院里。正对大门的是黄炎培半身雕像。先生目光所及的大门前面,是生机盎然的绿地。绿茵中的一棵同根六株的古香樟,茁壮挺拔,终年常绿。雕像右边为敬业亭,亭内的大理石上镌刻着先生的至理名言:“手脑并用,学以致用,敬业乐群”。亭子两边挂着先生的职教名联:“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展馆占地面积928平方米,展览面积656平方米。2012年5月建成对外开放。
黄炎培职业教育展示馆是目前上海地区唯一以职业教育为主题的展示馆。展示由四大部分组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一、序言
这部分说明了办馆的原委和目的。
先生早年曾启蒙于召稼楼的广智学堂。自从事教育肇始,先生对召稼楼地区的教育十分关心。1933年在本地区视察指导办学工作时,特为中河小学题词——“学做人”。在先生的关心指导下,召稼楼地区的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
黄炎培是伟大的爱国民主人士,中国现代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创办的中华职教社积累了我国职业教育的丰硕成果和经验,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宝贵财富。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先生在极其艰苦条件下创立的我国职教理论体系、实践模式和突出的成就,更加显得弥足珍贵。为了学习和弘扬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先生对教育事业的执著精神;为了继续发挥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为了表达我辈对先贤的缅怀和敬意,我们在上海中华职教社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下创办了《黄炎培职业教育展示馆》。
二、黄炎培职教思想形成的五个阶段
这部分着重介绍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由发轫到形成,先后经历的五个阶段:(一)倡导新式教育(1902—1912):黄炎培在江苏省教育司司长任上,创建、改组、扩建包括浦东中学在内的24所省立高等、中等学校,创办了大量的县立小学,大刀阔斧地推广新式教育。为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二)倡导职业教育(1913—1917):经过对国内外教育状况的考察、研究和比较,先生认识到解决我国教育与职业分离,学校与社会脱离的根本办法,在于发展职业教育。(三)实施城乡职业教育(1917—1926):1917年黄炎培联合教育界、实业界、政界知名人士在上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职教社的目的是,沟通教育与职业、社会、科学;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一谋个性之发展;二谋个人生计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最终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四)践行大职业教育主义(1926—1949):经过几十年的职业教育实践,黄炎培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的理论,把发展职业教育同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一般教育活动联系起来,这在职业教育史上是一个创举,也标志着黄炎培教育思想有了新的飞跃。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丰富了我国教育理论的宝库。(五)解放后不断发展(1949— ):1950年中华职教社在北京召开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工作会议,黄炎培作了重要讲话,会议通过了纲领性文件《我们的方向》。会后成立了业余的函授师范学校,1962年又创办了中华函授学校,为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这五个阶段的划分,仅是撰编者学习黄炎培职教理论的心得,虽然很有学术探讨价值,但还不成熟,诚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三、1983年以来,职教事业的发展
这部分讲述了中华职教社恢复重建后,职教战线上的同志在继承弘扬、发展创新、研究黄炎培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所做的大量有效的工作及取得的辉煌成绩。如推动制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成立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会;出版《黄炎培日记》、《黄炎培教育文集》;开办中华职教、职业网;创建几十所中等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职业技术生等许多开拓性的重大工程。
四、结束语
这部分讲了传承、创新与发展黄炎培职教思想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我们一定要不懈努力,使黄炎培当年的梦想变成灿烂的现实,使黄炎培的职教思想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展馆自2012年5月开馆以来,已经累计接待参观者近18万人次,得到了广大职教工作者和参观者的首肯。许多参观者因加深理解了“教育对于一个民族极端重要”的意义和职业教育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共和国的复兴征程中,黄炎培职业教育展示馆以发挥展馆特有作用为已任,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为弘扬黄炎培职教思想,为帮助人们树立职教普教并重的理念,不断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