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业部天津建筑工程学校
毕业五十周年(即土55届)同学会在杭州召开
- 2005年5月16日--5月18日,“轻工业部天津建筑工程学校55届毕业五十周年同学会在杭州文一路省委党校小礼堂隆重召开,西子湖畔春意浓,同学相会在党校,阔别半百话重逢,亲情友情情更浓。”
五十多年前,黄炎培先生主持中央轻工业部工作。为了发展祖国的建设事业,培养国家急需的 建设人才,决定在天津下瓦房南楼建立轻工业部天津建筑工程学校,由原来的轻工业部上海机械学 校土木科54届一个班、55届一个班及浙江省杭州建筑工程学校55届的四个班合并,这六个班当 时一共有292位同学组成。师资也由这二个学校,土木科的老师合并,学校校长为庞翔勋先生。为了筹建这所学校黄任老多次亲临天津指导工作。校区新建了教学楼、学生自修楼、图书馆、实习工厂,还兴建多幢学生宿舍楼、教师住宅楼、大操场、花园等,教学条件及生活设施齐全。1954年3月,天津建校各个班顺利开课,记得当年每个学生都有每月12.50元的助学金,吃饭免费,读书的课本及杂费也是免收的。
54届及55届的同学们毕业之后,分别到全国除西藏地区外,所有的省市自治区,这些原来只有18岁到20岁的小伙子、姑娘们,满怀豪情地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为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作到退休。他们都是努力工作,能负起责任的,有的在边疆工作达40多年,同学之中有许多人都担负着重要的职务。有的任共和国部一级领导,有省市一级建委主任,厅局领导,有建筑集团公司一级的总经理,轻工业部系统下面的建筑安装分公司经理书记,有房地产部门的处科级干部,还有许多在基层工作的同学们。还有部级、省级轻工业设计院院长、研究所所长、总工程师及建筑科学研究机构学术上做出贡献的研究员、大学教授、有自办设计工程事务所当所长的,也有出国经商成功的,还有许多到国外发展,在美国、英国、比利时、意大利、日本、香港、台湾定居的。
天津建校毕业的同学们,都深深怀念黄炎培老先生,怀念庞翔勋校长,怀念已往故去的教育他们成长的老师们!
这次,五十周年同学会,杭州的同学潘振泽、马时中、朱惠贞等十余位同学,为筹备这次盛会,作出了辛勤的劳动和热心的服务。、同学们一致向他们表示致谢!特别是在近三年来,对于筹备工作做出巨大努力的原河北省保定市建工集团总经理、55届丁班学生、大家敬爱的陈秋涛同学在此次聚会开幕前一个星期(5月10日)不幸因病在保定故世,大家非常沉痛、悼念,深深怀念。在陈秋涛同学逝世前半个月(2005年4月26日),他还写了封热情洋溢的信,嘱咐筹备组开好这次同学会,他表示虽然不能亲临杭州与大家相聚,但祝愿大家相聚愉快,祝同学们友谊之树常青,祝同学们健康快乐,并签上自己的名字。
这次同学会还正式邀请了年已88岁的金茂书老师和年已76岁的陆瑞华老师(从天津赶来)、童达琳老师参加。还盛情邀请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校友会王先民会长、郑永泉指导委员会主任参加。我们的校友,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贸促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会长俞晓松同学偕夫人,来到同学会大会会场,受到全体同学热烈欢迎。另外,专门从美国回国的董志华同学,54届土木科蒋发祥同学偕夫人,也来参加50周年同学会,大家热烈欢迎!
这次同学会从全国各地来的有东北黑龙江、西北宁夏、兰州、乌鲁木齐、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浙江各地同学总计近100人。除去故世的同学及在国外的同学大部分不能来之外,目前全国各地健在的同学总计216位,到会的同学占健在的同学将近50%。
大会给每位同学准备了刻有天津建校50周年同学会(2005年5月一杭州)水晶地球仪纪念品,及轻工业部天津建筑工程学校校友纪念册(1955年一2005年)。纪念册内有甲班、乙班、丙班、丁班、戊班50年之前的毕业照,使大家高兴地回忆50年前的情景。大会专门请校友的儿子、浙江杭州电视台记者,为各班同学照相,全体到会老师同学合影。另外还专门录制光盘一张,分发给每位同学。2005年5月17日上午,庆祝轻工业部天津建筑工程学校50周年同学会大会,在浙江省党校小礼堂隆重举行。主席台上挂着红底白字横幅,写着“天津建校毕业50周年同学会”。大会由潘振泽同学主持会议;先后作大会发言的有原东北佳木斯造纸厂工作的乙班胡康如同学,代表全体杭州同学发言。杭州同学许文生发言,年届88岁金茂书老师讲话,年届75岁的陆瑞华老师,童达琳老师讲话。
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校友会会长王先民同志讲话,表示祝贺;全国政协委员、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特邀顾问、中国市场学会会长、55届乙班俞晓松同学发言,给大家首先讲了同学们分别50年来俞晓松(学校叫俞纪美)个人的工作经历,并且讲述了目前台湾国民党连战主席,及亲民党宋楚瑜主席来大陆访问情况及当前台海形势;杨永华代表上海校友向大会作了发言。以后大会作了自由发言、讲话的有浙江大学教授55届丙班同学范明钧、河北省工作的丙班同学朱旭、湖南轻工业设计院甲班同学叶天桂、广西桂林橡胶设计院甲班同学毕连英、侨居比利时54届同学蒋发祥、广东同学会张森、山东济南工作的乙班同学龚翔麟、宁夏工作的甲班同学傅鹏、杭州乙班同学马时中等。2005年5月18日,由大会按排,各班分别到西子湖畔“柳浪闻莺”、“花港观鱼”、吁孤山风景区”等景点,以班级为中心畅谈50年来同学们的工作、学习、家庭、恋爱、结婚,到子女教育及孙子女、外孙子女的扶养教育,无话不谈,大家沉浸在美好回忆之中。同学们离开学校时18岁左右,现在已是70岁左右的老人,互相勉励、互相致意,希望大家在进入老年阶段要做好五年计划、十年规划,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到处走一走,看一看,老伴二人牵手同行,万事首先要想得开一点。心情要尽量放开高兴些,年龄大了有病是正常的,要按时吃药,凡事量力而行,要活到老、学到老、生活到老,同学之间要多打打电话,有开心舒心的事,别忘告诉自己亲近的同学。互相祝愿身体健康,精神愉快,家庭幸福,生活美好!
大家都祝愿保持好自己的身体,争取2010年毕业55周年的时候,能再一次相聚。
大会期间,全国各地因事、因病未能前来杭州的同学,都先后打电话来祝贺大会顺利召开!
杨永华 在杭州采访报道
2005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