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中华职教社的元老顾忠宣、徐守清

发布时间: 2023-02-15

□ 唐国良

191756日,黄炎培与江苏省教育会和浦东同人会(浦东同乡会的前身)为基础,联络了全国实业界和教育界的著名人士蔡元培、张元济、伍廷芳、宋汉章、严修、聂云台、蒋梦麟等48人,在上海召开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简称“中华职教社”)的成立大会。不久,发表了成立《宣言书》和章程。

浦东,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创始人和理论家黄炎培的家乡,也是黄炎培形成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实验基地。早在1903年,黄炎培就在“内史第”大院内参与创建了一所很有特色的“开群女校”,进行职业培训教育。

黄炎培是中华职教社的主要创始人、发起者。而浦东同人会的多位重要骨干及浦东教育界、实业界多位知名人士,也会同黄炎培共同参与职教社的创建,并被列入创始人名录,永载史册。他们中,有4位特殊的人物更被传为美谈。他们是同胞兄弟穆湘瑶、穆藕初,以及朱庭祺、朱胡彬夏夫妇,也是创始人中唯一的一对夫妇。 

出生于浦东杨思(今浦东新区三林镇)的穆氏昆仲,不仅参与职教社的发起创建,也是被公认的为职教社经济援助最多、贡献最大的人士。 

191898日,中华职教社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正式开学上课。为解决办学经费,职业学校发起筹款5万元的捐款活动。活动中,穆湘瑶一个人捐款1万元,穆藕初捐款5000元,穆氏昆仲的爱心带动了整个捐款活动,浦东周浦的王一亭等也捐款1万元,职业学校筹集的一半多经费来自浦东热心人士,成为值得记录的荣耀。 

中华职教社创建后的不久,就开始征集职教社社员,一批有志于职业教育的人士积极参与。其中,有江苏省南汇县惠南镇(今属浦东新区惠南镇)热心于创办新学的教育家顾忠宣与徐守清。

顾忠宣(18511926),字旬侯,光绪十一年(1885)副贡。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创办肇兴学堂,任校长。后又参与创建城南第一女学堂和惠南师范传习所,是南汇县最早倡办新学的教育家。光绪三十二年南汇县成立劝学所,被推为总监兼视学员。清末推行地方自治时,他又被推为江苏省咨议局议员。

 

顾忠宣(顾旬侯)像 

辛亥上海光复后,顾忠宣被推为南汇县首任民政长。后长期任职于南汇县公署学务科长等职。所著《单级教授实录》在教育杂志连续刊出,颇有影响。191756日中华职教社创建后,顾忠宣积极加入,成为创建后浦东最早加入职教社的社员之一。民国12年(1923)南汇县设修志局,顾被任为主任。 

 

19176月顾忠宣、徐守清加入中华职教社的记录

徐守清(18661938),字耐冰,南汇县城人,县学禀生。热心教育事业,推行新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捐资在大团创办指南两等小学堂,尤其对提倡女学更为热心,在县城参与创办城南第一女学堂。后又斥资购得荡地充作城南校校产,并任校长。光绪三十二年南汇县劝学所成立,被举为协董。后历任官立第一高等小学堂堂长、惠南师范学校学监、县视学,以及南汇县首任教育局局长等职。1917年中华职教社创建后,与顾忠宣一起积极加入,成为创建后最早加入职教社的元老。 

 

徐守清像 

民国16年(1927),徐守清又在县城北门创办私立维勤中学,实行初高中一贯制。因对教育事业的贡献,曾获民国八等“嘉禾章”。工诗词,著有《韬庐诗词集》。 

令人敬佩的是,徐氏后人也热情于职教事业。徐守清的曾孙徐滨,也是中华职教社社员,从中宣部退休后,热情投入职教事业,参与发掘整理职教史料,为传承前辈的职教精神积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