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秘书尚丁是如何洗去“军统特务”嫌疑的(1)
半个世纪后的握手
与王文正老人相识是为写《共和国大审判——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亲历记》一书。王文正当年是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员,参与了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审判的全过程。采访中我还了解到,1955年他竟然还担任过震惊中外的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案”的审讯员,于是我再次对他进行采访,并出版了另一本书《我所亲历的胡风案》。
2009年夏秋之际的一天,我从上海郊外乘地铁来到位于市中心的一家医院,轻轻地推开病房门,躺在病床上的王文正老人看见了我,高兴地站起来将我让到他的床前。
坐下后,老人告诉我一个令我没有想到的消息,他说:“我看见尚丁了。”我感到很吃惊,问:“真的呀?”老人显得有些兴奋地说:“真的,同我住在同一层楼的病房里。”我说:“你怎么知道他也在这层楼里住院的?”老人说:“我在无意间翻看这个楼层的病人登记本发现的,这真是太巧了,他看了我们写的书,感到很高兴,说这才是真正的历史。我们是不是去看看他。”于是,王文正下床,引我一同去见尚丁。
尚丁的病房就在王文正病房的斜对面。推门进去后看见一位老人躺在那里,病情很重,喘气都有些困难。他看见我们就动了动身子想坐起来,我们急忙过去请他躺好。
这就是我在《我所亲历的胡风案》一书中所写到的“军统特务”、“胡风分子”尚丁。王文正拿出一本《我所亲历的胡风案》展现在尚丁面前,并用手指了指我,向他介绍。尚丁听后眼睛一下子闪出光亮,向我点点头,十分吃力地说,谢谢你!然后伸出手来跟王文正和我握手。
我看见两位老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谁也没想到,这竟是两位老人经历了半个世纪风雨后的第二次握手。
尚丁曾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的秘书。1955年他在“胡风集团”案中被莫名地牵涉,如不是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差一点被定成了“军统特务”和“胡风分子”。而王文正正是当年这件案子的审讯员,曾调查过被关押在他办公楼下牢狱里的尚丁的有关情况,两个人也面对面进行过“斗争”。
王文正接手尚丁案
1955年6月到9月,整整一个夏天,作为被上海市公安局专门派来担任“胡风集团”案审讯员的王文正,一直都在同“胡风集团”中的“少帅”张中晓打交道,审讯室成了他们交锋的“战场”,两个人经常都被折腾得满头大汗。
10月的一天早晨,王文正刚走进办公室,公安部新派来负责“胡风专案”办公室的宋若侠便找他谈话,让他将手中审讯张中晓的工作移交出去。宋若侠说:“公安局党组指示,另外给你换一个更重要的审讯对象。”王文正惊奇地问:“该不会是胡风吧,难道还有比张中晓更重要的‘胡风分子’?”宋若侠说:“是的,这个人比张中晓更重要,因为周恩来总理要亲自听取关于他的情况的汇报。”王文正一下子瞪大了眼睛,问:“这个人是谁?”宋若侠说:“尚丁。”
尚丁当时是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出版事业管理处的一名干部,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曾担任过黄炎培的秘书。王文正听了宋若侠的话以后简直有些想不通,心想:这位黄炎培老先生是怎么搞的,竟然让一个“胡风分子”钻到了自己的身边?他在感到工作责任重大的同时,也对此有些怀疑。因为就在前不久,报纸上还刊登了一则消息,说的是
王文正心想:有着这样一种情怀的妻子,难道他的丈夫竟会是一个与人民为敌的“胡风分子”?王文正将自己的疑问告诉了宋若侠:“张中晓这么审了近三个月,一点问题也没有,证据就只是那几封写给胡风的信。这个尚丁,会不会搞错?”宋若侠听后说:“这不光是你一个人的看法,就连周恩来总理也对此表示怀疑。”王文正说:“既然是这样,那还审他干什么?”宋若侠说:“事情可没有那么简单,我们早已将尚丁抓起来了。肃清‘胡风分子’,这是中央抓的大事,其重要意义我也不给你多讲了,这件事情是谁也不敢违抗的。周总理也没有说将他放了嘛,而是让我们要查清楚,最后向他报告。”
连周总理都没有说放人,王文正还能有什么说的呢!不管有多少疑问,也只能服从上级的命令。他介入这件事情后才知道,在拘捕尚丁以后,孙文芝向黄炎培作了反映,黄炎培对此感到疑惑,就将情况告诉了周恩来总理,并要求认真对待这件事情,不能让公安机关这么任意抓人。抓人得有证据,不能借清查“胡风分子”把好人也给抓起来,这样做对于一个刚刚取得政权的政党是不好的。
周总理一听黄炎培提出的问题,十分重视,当即指示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要他告诉上海市公安局,必须迅速清查尚丁的政治历史问题,是不是特务都要向他报告。周总理亲自下了指示,公安部不敢怠慢,杨奇清立刻指示上海市公安局,必须重视此案,并指派一名政治可靠、为人正派的处级干部对此案进行审查预审,同时指令重庆、武汉方面,积极配合上海的调查,最后将调查、预审的情况如实向公安部报告。(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