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尚未老 奋发犹若童
——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
c 王荣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70岁的祖国依然年轻,散发出百舸争流、蓬勃发展的青春活力。
祖国,是多么深情的名字!
祖国,是每个人冀望的期许!
“今者,白发之中华垂亡,青春之中华未孕;旧稘之黄昏已去,新稘之黎明将来。际兹方死方生、方毁方成、方破坏方建设、方废落方开敷之会,吾侪振此‘晨钟’,斯与我愤慨悲壮之青年,活泼泼地之青年急起直追,勇往奋进,径造自由神前,索我理想之中华,青春之中华。”这是李大钊的理想主张——创造青春之中华。二十世纪初叶,内忧外患、积弱积贫的五千年文明古国何去何从?李大钊认为,当时中国的出路就是要摆脱旧传统、旧观念的束缚,建立一个青春的国家。
“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健康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是方志敏心中理想的中国。在血雨腥风、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时期,方志敏身陷牢狱却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用生命写下了“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
“要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包括更广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在内的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这是毛泽东展望的“新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都处于最后胜利的前夜,中国人民面临着两种“中国之命运”的决斗,一种就是蒋介石的所谓“中国之命运”,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的命运,另一种就是中国共产党主张的人民民主的光明的中国的命运。《论联合政府》在重庆印发流传,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始人黄炎培读后深有感触,于1945年7月访问延安。在延安期间,黄炎培多次与毛泽东促膝长谈,两人历史性对话——“政权周期率”的讨论,又称“窑洞对”,成为历史佳话。
“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的国家;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充分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国家;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更加开放包容、文明和谐的国家;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坚持和平发展、勇于担当的国家。”2011年6月27日,温家宝同志在英国皇家学会发表演讲,生动地向世界描绘了未来中国的磅礴画卷。
——这就是他们心中的祖国,未来的中国!字字珠玑,句句入心,如“燎原”的火种,如黑夜之中引航的明灯,虽经岁月的冲刷却依旧闪耀着思想和艺术的光芒,今天再读,依旧是“文字激扬”,让人心潮澎湃。
习近平同志说:“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就是我的祖国,新时代的中国,更美好的中国!
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 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 小小村落 路上一道辙
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贴着你的心窝
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
——祖国,是心底最动听的旋律!也是我心中要咏唱的赞歌!
作为一名年近天命之年的普通公民,在享受和平、安宁、自由、开放、“电灯电话,楼上楼下”闲适生活的同时,更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岗位,遵法守纪,弘扬、提升和恪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感恩祖国,服务社会,用心工作,用爱大行,不负韶华,无悔时代。
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要坚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与者、推动者、建设者、维护者”中的一员,认真收集社情民意,积极参政谏言,化解矛盾、团结力量,为坚持与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作出个人的贡献。
作为一名中华职教社社员,希望“学有所教,劳有所业,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住有所居”的愿望更加细致、更为惠民地得以落实;薪火相传中华职教社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定教育兴国的信念;更希望“在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里”、职业教育得以更好更快的发展,职业教育教学体系、职业教育法律规章、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更加完善与充实,让职业教育之花更绚丽更精彩地绽放,为更多的人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素质、有技能的产业技术工人和能工巧匠、工艺大师。
最后,摘录中华职教社原理事长胡厥文的诗句,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百折不知返,恢恢见大功;
我年尚未老,奋发犹若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