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我国银行业进一步开放的建议
□ 浦发银行 郭杰(中青委)
一、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自上世纪以来,对外开放一直以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各行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地深入,我国的经济也得到了长远的发展。除了传统的国际贸易,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也不断发展和深入。国家有步骤地推动金融业开放,实现了风险可控和与国际不断接轨的双重目标,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开放主要包括引入外国银行以及开设境外银行两个方面。其中,引入外国银行主要包括外资金融机构持股中资银行、外资银行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和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投资等;开设境外银行主要包括中资银行在境外开设分支机构以及在境外直接投资等。具体来说:
一是外资银行在华经营总体呈现缓慢发展态势。近几年来,外资银行资产规模占比一直较低,资产规模增长缓慢。原因在于:一方面外资银行的设立受到我国相关监管政策的管制影响,其展业力度弱于国内的银行;另一方面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相对受限。
二是外资银行未来在国内的发展存在较大空间。具体来说,首先,外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较高,风险承受能力也相对较高,可以在差异化领域取得优势。其次,外资银行的流动性比例也较高,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再者,外资银行由于更为稳健的经营策略,其多年来的不良贷款率相对较低,也为其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外资银行在国内发展也存在业务品种较为单一等劣势,这些劣势也限制了其发展速度和范围。
二、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应该遵守的原则
一是要坚持银行业对外开放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为导向。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目标、措施、风险防控手段均要以能否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包括引入外资银行以及国内银行在境外扩展业务两个方面。
二是要发挥外资企业服务中小企业的差异化优势。目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的活力,但过高的融资成本和信贷配给制约了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银行业进一步开放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开设分行的壁垒将大幅降低,将加强银行业的竞争,同时和境内银行形成竞争化差异,进而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是构建服务于“双循环”建设的银行业体系。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贸易摩擦的影响,未来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将进一步收窄,中国企业的境外经营将受到更大阻力。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银行业的双向开放既要能支持国外大循环,支持构建新型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体系,又能服务于国内大循环,帮助相关企业在国内建设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四是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全球提供新的货币选择。中国银行业双向开放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逐渐在海外形成人民币的结算和支付中心,提高人民币的使用频率和范围,提升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
三、关于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建议
1、关于银行业对外开放设立的条件建议
2017年6月,上海自贸区出台了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指引,从外资投资设立金融机构管理(市场准入限制)和外资准入后业务管理措施(国民待遇限制)两方面设置了48项特别管理措施。后续,应该进一步放宽银行设立的标准,在股东资质、注册资本、监管措施方面进一步放宽。第一,在股东资质方面,完全打破外资设立商业银行的比例限制,可以完全由外资设立银行。第二,在注册资本方面,比照发达国家设立银行的最低要求,大幅降低在国内商业银行法中所规定的实缴金额。第三,在监管措施方面,坚持负面行为清单、事后报备以及成立银行业自律组织。负面清单规定银行不能触碰的底线行为,事后报备提高效率,成立港内银行业自律组织进一步减少行政干涉。
2、关于银行业对外开放经营范围的建议
在自由贸易港内设立银行,按照境内关外的本质属性,其经营范围要面向世界各个国家,即要大力发展离岸金融,从离岸金融业务的开展来看,上海自贸区内仅有4家中资商业银行具有离岸业务资格,离岸业务发展相对缓慢。后续自贸港内设置的银行要定位于服务在港内存在各类贸易或其他业务的外国公司、准备打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公司以及个人。
3、关于银行业对外开放业务内容的建议
自由贸易港内设立银行可以采用混业经营业务模式,除了传统的公司和个人存贷业务、结算业务、代理业务、担保业务等,还可以在直接投资、投行业务方面放宽。从而形成适应于银行业对外开放目标的体系。综观全球,综合化经营已是当前国际银行业的主流经营模式。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各个市场之间原本清晰的边界变得模糊,互联网金融更是助长了这一趋势,金融业态日益跨界化;各类资本、参与者的进入使得竞争不断加剧,日趋白热化;各类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趋于多样化、脱媒化和证券化;各项金融改革措施提速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影响日益显现。在这些背景环境下,在自由贸易港率先尝试混业经营,银行在保持传统业务范围的同时,积极拓宽经营范围,有利于积极接轨世界,促进商业银行综合服务能力。
4.关于建立更加便利的银行业基础设施的建议
虽然目前自由贸易区目前已建立了为数不少的金融交易平台,但金融交易平台的建设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功能还十分有限。后续为了加大港内银行业的行业协调,加大业务创新,丰富交易品种,扩大交易规模,提高交易参与度,需要建立更加便利的交易平台等银行业基础设施,使港内银行业整体定价地位提升,高效配置好境内境外两种金融资源、促进境内境外市场联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