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丈量、用心体验——2024“研习营”活动纪实
7月1-6日,“第十三届台湾青年研习营暨2024青年研习营”在上海举行,营员们酷暑不挡热情,亲身用脚丈量、用心体验,共赴一场认识上海、了解祖国、收获友谊之旅。
青年初会
7月1日,77名港澳台青年师生顺利入住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晚上,8名上海理工大学志愿者与各小组营员正式见面,以气氛热烈的小组会开启了为期一周的相伴时光。
交流体验
研习中,营员们深入走访上海的高校校园和现代化企业,在青年讲坛上与在沪学习工作生活的优秀港澳台青年代表面对面交流,感受到城市与青年的双向奔赴,振奋了青春逐梦的激情。
▲上海理工大学
▲美团上海综合指挥中心
▲青年讲坛
▲剪纸
▲书法
▲画扇
▲八段锦
寻访足迹
根据行程安排,营员们在行走中通过不同的地点、不同的角度领略都市风光、感知历史底蕴、感受文化碰撞、了解城市管理服务水平。行程外,营员还自发打卡了上海各种知名地标和美食,融入在上海的活力图景中。
▲上海中心
▲“一江一河”主题航程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豫园
▲多伦路文化名人街
▲彭浦镇小镇驿站
▲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
营员感悟
香港营员黄麒铭:
非常有幸能够参加这次港澳台青年研习营。港澳台莘莘学子齐聚一堂,不一样的面孔却怀着同一颗火热的心。天气炎热,感恩上海团校的贴心照顾和食堂叔叔阿姨们的充分准备。
上海这座历史文化底蕴浓厚、人文风采生机盎然的城市让我们大开眼界。首先是第1天的海派文化论坛和文化体验工作坊的剪纸、书法、绘画让我们亲身了解、体验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精髓。老师们才华洋溢、惊艳四座的技艺让我们叹为观止。我们每个人都进行了独一无二的体验,总体来讲,这是一次宝贵而难忘的经历。
其次,上海市中心陆家嘴附近矗立着许许多多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上海中心的电梯更是让我深深体验了以每秒18米问鼎118层之巅的“中国速度”。四面俯视黄浦江,江岸的美景尽收眼底,仿佛大地在我脚下,感受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震撼。 第4天傍晚有幸坐船游览黄浦江,看着两岸的美景,夕阳落日的余晖映射着江面,微波粼粼,美不胜收。
参观上海历史博物馆和四行仓库纪念馆,我们看到了抗日先烈们艰苦卓绝的抗日历程。我很感谢行程中有这么有意义的站点。其实旅行不单单只是寻找乐趣和放松,更应该是一种对世界的理解和尊重。当站在四行仓库遗址前,我们不仅要缅怀那些无辜的生命,更要珍惜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和平。希望每一个来到上海的人,都能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重量。
通过本次交流团,我深刻地感受到如今祖国的繁荣富强与安定,是往昔一代代先辈们用青春和热血奠基而成。这也让我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有了极大的提升。希望可以继续举办类似这样的有意义的活动,让更多的人走出香港,去拓宽自己的视野。
香港营员黄毓伟:
这次的青年研习营,给我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感受。首先,非常感谢老师和志愿者们在炎热的夏天里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
其次,海派文化讲坛和文化体验工作坊让我深深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参观小镇驿站、上海中心、历史博物馆和豫园等景点时,我们深刻感受到上海这座现代化大都市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元素,呈现出独特的魅力。我们不仅看到了上海的繁华与繁荣,还感受到了历史和文化底蕴。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的八百壮士英勇抗战的事迹,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不易。在这个博物馆中,我们看到了那段黑暗历史中的英雄事迹,感受到了中国人民为了国家和民族不懈奋斗的精神。
此外,与来自台湾、澳门和上海的同学们的交流也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四地同胞的友谊。我们在交流中分享了各自的文化、生活和经历,彼此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联系。这种跨地域的友谊让我们更加了解并尊重彼此的差异,同时也深化了我们对中国大陆、台湾和澳门的认识和理解。
香港营员宫天浩:
紫荆花开浦江畔,沪港携手启新程!研学营的七天,似乎在染指流年间,慢慢从手中溜走,一点一点不见了踪影。只留下一片淡淡的清香,牵着我的思绪,引领我慢慢向着未来的路走去。
七月骄阳引领我们步入八月清爽,是缘分让我们港澳台同胞走到了一起。如今,回到天津,走在路上,看见随风飘扬的树叶,看见路尽头的餐厅,看见相似的木桥。木桥在,小路在,树叶在,却感觉少了些什么。我依然遇见这些,但是,却更想和你们一起。曾经的已成为过往,却值得深深留恋。
我不觉得在骄阳下行走很累,我只觉得独自走着很累。我会在不久的将来,将这份情谊延续。时间可能会冲淡记忆,但不可能淡化我们的感情!七天的感情停留在我的人生中,可能时间短暂,但能够有幸遇到你们,陪我一起在世俗中颠沛成长,是我不悔的选择与难忘的记忆!
承蒙关照!我们,香港见!
澳门营员郑子铭:
参加这个研习营起初让我担心行程会不会乏味,与他人相处会不会有困难,因为我是自己一个人报名。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很好的志愿者,他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也认识了来自其他学校以及圣若瑟大学的朋友。我们在一起交流各自专业的内容,这让我对活动充满期待。
活动的行程也让我非常满意。我们参观了上理工优美的校园环境,享受了一江一游的航船活动,深刻地感受到海派风情。我们也参加了不同的座谈会,了解到上海很像澳门是从小渔村发展成为今天的大都市,还有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上理工体验到的中国非遗文化项目,董老师惊人的书法技艺,让我眼界大开。此外,参观四行仓库纪念馆也使我更深刻地了解了上海的历史。
这次活动不仅使我能更加自信地与人交往、分享感想,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和愉悦。总结来说,这次研习营不仅满足了我的期待,还让我在学术和文化上都有了新的收获,是一段宝贵的经历。
澳门营员伏蓉:
一座城市的气质由居住于此的人决定,也因此或多或少影响着所有过客。我是通过翟墨老师的讲座初步了解了上海的气质。她说上海是一个极度包容开放的城市,譬如辣酱油,譬如全是路名的路牌。这让我很雀跃。澳门也是这样一个城市。因此,不论什么人种、什么性格都可以放心地绽放自我,不必担心是否合群。这是城市带给我们的底气。我想,只有拥有这种气质的城市和国家才能真正让人民安居乐业,作为一个个独立个体去生活吧。之后的活动,譬如传统文化课程、各种博物馆的参观更印证了翟老师所言。
我习惯通过观察城市里的人来“窥视”一座城市。在7天的活动中,上海城市里的每一个人给我的感觉都是松弛的,有情怀,有坚持,是自信的。这就让我对我们的国家油然生出一种感动,一种自豪!感谢政府和各位领导老师,还有志愿者,让我和大量青年在这个璀璨的年岁深入见证国家的强大、人民的自信。我也会好好绽放和燃烧自己!
台湾营员李婕宁:
在上海为期五天的行程中,从了解历史文化底蕴到深入各个参访点,让我们有种跨越时代探索城市之美的感觉。我们真心感谢每一位在这趟旅程中同行的伙伴,酸甜苦辣的回忆通通铭记在心,也诚挚邀请上海、港澳的小伙伴们,能在来台之时,让我们当一回东道主吧!再次感谢此次安排的上海之旅!
台湾营员邱嘉淳: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研习营,来到上海这座城市。在学术交流、企业参访以及游览过程中都能发现上海的繁华和领先的科技水平。在参观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黄浦江和豫园等地时,通过专业的解说导览以及同伴间的分享更进一步地认识了上海。也很感谢热心的志愿者们这几天对我们团队的用心照顾,深切地感受到喧嚣繁华的上海特带有的人文关怀!
文/图/王茹婷 编辑/毕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