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伴我行 我和祖国同成长
□ 顾速行
金秋十月,我们将迎来人民共和国建立70周年。庆祝共和国七十华诞的大喜日子里,我思绪万千,百感交集,我要为祖国母亲献上最诚挚的祝福。
我们这一辈,跟共和国同甘苦,共命运,始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和共和国一起成长。我们亲历了伟大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我们是亲历者、见证者、奋斗者。
回首往事,真是感慨万千。解放初期的新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我亲身经历过那难忘的大跃进场面,经历过“大练钢铁”、三年自然灾害,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等大事。
七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不忘初心,励志前进,战胜了一个个困难,化解了一次次风险,我们祖国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蛟龙入海、神州飞天、中国“天眼”、中国“北斗”、“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我们祖国正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民群众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自豪感。
就拿我本人来说吧,我是66届高中毕业生,回想起就在1966年6月份,我们都己填好了高考志愿表,我一心准备报考我二哥的学校上海交大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大字报、大标语铺天盖地,全国大中小学全部停课闹革命,
上大学的门被紧紧地关闭了。我的父亲是1940年参加革命的新四军老战士,当年正主政崇明民本中学,书记、校长一肩挑。顷刻被打成死不改悔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被关进了牛棚,被日夜批斗…… 我作为他的儿子也莫名其妙被扣上了保皇派的帽子,马上成了黑九类子女,最终被分配到离家最远、生活最艰苦的边远贫困农村插队落户。
当时我思想负担很重,但我热爱共产党的一颗红心没有动摇,听从父母教导,坚定理想信念,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劳动,磨砺自己的意志,铸造自己的灵魂。我放下思想包袱,虚心拜贫下中农为师,与他们一起战天斗地,挑大粪,插秧割稻、开河挖泥、兴修水利,出早工、开夜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后来,因为表现出色,得到组织和贫下中农的信任和培养,当了公社土记者、生产队政治队长。三年后,贫下中农将我推荐进了上海师大学习,而后被分配到新光中学任教。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我也被调进了崇明老校、我的母校一一民本中学。我也能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了。在担任班主任工作的24年中,我摸索创造运用“班主任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实行“干部轮换制、学生干部化"方式,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效果显著,所带历届班集体学生成绩优良并屡获校运会第一名、校文艺会演一等奖、学生宿舍评比校标兵宿舍等等。所带88届、91届、94届、97届班集体都被评为市、县优秀班集体。
从教36年来,特别是在1985年以后,我一直担任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逐步形成“新、简、活”的特点,所教历届学生高考语文成绩优秀,写作能力明显提高。1988年,由我带教三年的两名普通班学生分别获得了上海市首届高三学生作文比赛崇明第一名和第三名。后来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校领导要我创建民本中学“蓓蕾”文学社,组织学生开展文学社活动,为文学爱好者搭建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在我担任文学社指导老师的十多年间,“蓓蕾”文学社硕果累累,文学社社员参加全国、华东六省一市和市、县作文比赛获奖300多人次,社员作品被刊登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刋杂志上的有260多篇;本人三次被评为优秀写作辅导老师,文学社先后被评为“崇明县中学生优秀社团”、“上海市学生先进社团”、“全国优秀文学社”等称号,1998年我被选为全国中学文学社团研究会副会长。
从教36年,我注意总结经验、潜心钻研,先后撰写了30多篇教科研论文、德育论文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刋杂志上,有18篇获奖,其中6篇获全国一等奖。1989年被评为全国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会优秀研究员,1996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由于我勤奋努力,在改革开放的前30年(1978-2008),我获得了42份荣誉证书,多次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园丁、崇明县优秀园丁、崇明县优秀德育工作者、崇明县离休干部好子女、中央党校优秀学员、崇明县教育系统第一届“比翼双飞十佳模范佳侣”第一佳、崇明县优秀政协委员、优秀民进会员……
“文化大革命”使我失去了读大学的机会,而改革开放却重新圆了我上大学的梦。经过严格的入学考试,我先后考上了华东师大和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并都在毕业典礼上被评为优秀学员,有幸代表全体学员发言谈体会。大学学习使我终身受益。
我是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长的,党和人民给了我极大的荣誉和信任。1989年,我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园丁后,被推荐加入了民进组织。1992年,我被选为民进崇明县副主任委员(连续担任一、二、三届副主委)并兼任堡镇地区一一民本中学联合支部主任委员。1993年我当选为县第十届人大代表,98年以后被连续推选为县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连续二次被聘为崇明县人民检察院特约监督员、崇明县房屋土地特约监督员等。在担任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期间,我时刻提醒和告诫自己,在其位谋其政,一定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恪尽职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有心人,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百姓生活,聚焦热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在撰写人大代表书面意见或政协提案时务必反复思考斟酌、逐字逐句反复推敲,尽量提出有深度有力度的咨政建言、务实良策。我平均每年要写10多件人大代表书面意见或政协提案,最多一年达18件。我始终抱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爱国爱民的忧患意识、牢记使命、认真履职。当绝大部分意见和建议被党和政府有关部门采纳时,就是我感到最高兴和最幸福的时刻。三次获评政协年度优秀提案奖,2006年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2016年,已退休多年的我非常有幸,在庆祝崇明县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上,代表崇明历届政协委员作了题为《政协栽培何以报 身心奉献及时图》发言。
在参政议政中,我紧密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参加或组织会务活动,以民主党派成员的视野和站位,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为崇明发展建言献策,做到了一身正气、敢说敢为、一心为党为民,甘做党的铮友。2005年我有幸参加了县政府考察团,访问考察了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多次被评为会务积极分子,2006年当选民进上海市十大代表。
悠悠岁月,往事如歌。是党和人民教育培养我茁壮成长,没有党和人民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一切。是改革开放春风给了我机会,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我。四十年的工作经历,我始终保持与党同心、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力,始终坚定与祖国共担当、共呼吸、共命运。
“芳华七十正青春,不忘初心再出发”,“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珍惜眼前,把握当下”,现在我虽然已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岗位上退下,但我仍是崇明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社员,我将始终保持一颗为民立言、为民服务的拳拳之心,汇聚晚霞正能量,通过相关平台,积极发挥作用,为弘扬优良传统和助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继续贡献余热。
“喜逢盛事酌春酒,好趁良辰写颂诗”,在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的时刻,衷心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像“复兴号"一样,在习近平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奔驰在全面实现小康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