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七十华诞忆先烈


        马开年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昂首阔步走过了70年光辉历程,令人瞩目的伟大70年,记录着共和国不同寻常的经历。在这70年的历史长河中也同样留下了与共和国前进步伐印记相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经过百年历练,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今天,中华职业教育社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战线的重要力量,成为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人民教育团体。

70年前,当中华民族陷入危难,风华正茂的革命前辈们,舍生忘死,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祖国的存亡,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繁荣与和平。   

回顾历史,我们更加怀念为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和与中华民族亿万同胞同仇敌忾、抵御外侮、保家卫国、收复河山的英雄,其中包括为国捐躯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先辈朱少屏、刘湛恩等烈士。

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成立后,即以职教救国闻名于世。她积极唤起民众,提倡教育救国,首举抵制日货义旗,举办时事讲座,倡导爱国主义精神。抗日战争爆发后,全社上下共赴国难,为前线募捐运送军需物资,组织医疗救护,开办难民收容所,培养输送抗日爱国青年,团结一切抗战力量,一切事业均为抗战服务,在全国人民英勇抗击日寇侵略的斗争中,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1937年“七七”事变的发生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华行动。中华职业教育社领导人黄炎培、江恒源、杨卫玉等致电宋哲元等,对奋起抗战捍卫国土的壮举,表示敬意。并提出:勿中敌计,不作城下之盟,不签任何条约,全国人民愿为后盾。

同年813日,日军入侵上海,淞沪战事起,中华职业教育社热烈拥护国共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赴抗战。黄炎培被国民政府聘为国防参议会参议,并被推为上海市抗敌后援会主席团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全体教职员、学生,在董事会领导下,紧急动员,进行救济慰问等工作。在大世界内设收容所,收容难民7000余人。

同年10月,黄炎培、江恒源赴山东省济南市募集棉背心12000件,紧急供往前线军需。返回上海途中,火车在柳泉被敌机轰炸,机车被毁,二人幸免于难。

淞沪抗战期间,中华职业教育社紧急组织数百辆汽车为前线运送枪支弹药,组织医疗队和医院,救护伤病员。在租界开办难民收容所,由中华职教社在漕河泾开办的农学团团员指导,实行难民自治。

同年116日,日军占领上海华界,租界成为孤岛。黄炎培等离开上海,21日抵湖南省长沙市,在程潜处会见李根源,黄炎培向李根源建议三条:日军正自包头进兵宁夏,压迫马家军,新疆盛世才宜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分畛域,为马之后盾;盛世才与苏联关系密切,应介请苏联作为马之后盾;中共和宁马之间的关系,盛世才应力为调解。22日,黄炎培、杨卫玉访湖南省主席张治中,提出请张治中借上书蒋介石、汪精卫之机,应力陈既欲抗战到底,必须国共切实合作到底。

这时,朱少屏和刘湛恩等也组织国际友谊社联系各国有关人士,广泛开展国民外交活动,积极争取国际友人为我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同情与支持。还出版英语刊物《回声》,刊登诸如日本飞机对上海闸北等地区狂轰滥炸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的暴行的报道,还采用大量的彩色照片和漫画,揭露和谴责日军侵华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成立各界抗日后援会,主持人是黄炎培。刘湛恩被推举为上海各界人民救亡协会理事、上海各大学抗日联合会负责人等职。当时即将担任汪伪政权行政院院长的温宗尧想利用在文教界的声望,妄图拉拢刘湛恩任伪教育部长而遭到严词拒绝,刘湛恩反向温宗尧晓之以民族大义,劝其重视大节,不要同流合污。恼羞成怒的温宗尧见利诱不成便采取卑劣手段施以威胁恐吓,除了向刘湛恩宅中投掷一颗手榴弹外,还冒名赠送一篮有剧毒毒素的水果。面对威逼利诱,刘湛恩决不后退半步。

《回声》杂志率先报道震惊中外的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报道还揭露,主犯松井石根和谷寿夫率领日军占领南京后从中华门到下关江边一带到处烧杀抢掠,两天后中山北路、中央路两旁街巷出现尸骨遍地,血流成河的惨状。原来这里的繁华成为一片废墟。《回声》报道日寇进行奸淫、抢劫、破坏等暴行持续长达6周之久所犯下的罪恶。当时的南京城内外满目凄凉,惨不忍睹,被残杀死难的同胞达30多万人。其中一些照片和报道文章是当时滞留在南京的一些富有正义感的外国记者和教会人士所拍摄的照片和记述的文字,是日寇侵华罪行的历史铁证。如果这些爆炸性新闻再传到国外,日本侵略者必将引起国际舆论的声讨和强烈谴责。

早在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朱少屏曾受孙中山的邀请担任总统秘书。不久,南北议和,孙中山辞职,朱少屏又回到上海,与南社社友创办了《太平洋报》,出任经理,并在《生活日报》、《中华日报》等处任职。他积极宣传民主政治,反对袁世凯复辟活动。

1916年,朱少屏受邀担任上海的寰球中国学生会总干事,任职长达20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正值朱少屏在任时。他为留学人员做了很多工作。在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的华法教育会档案中,还保存着朱少屏为留法学生代订舱位等具体资料,包括致华法教育会干事沈梁(仲俊)的三封信件,钢笔书写,弥足珍贵。正因为寰球中国学生会办事诸君均有真实之诚意,对于吾人之扶助不遗余力,虽琐碎之事莫不详为指导,加上总干事朱少屏精通英文,办事又干练,自然就容易赢得了赴法勤工俭学生的赞誉。寰球中国学生会的会务也日趋扩大,陆续开办协助国内各著名大学在上海招生、为归国留学生介绍职业等项业务,且形式也日益丰富。正当刘湛恩全心贯注于发展教育事业的时候,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并步步紧逼,企图把中国沦为其独霸的殖民地。从这时开始,刘湛恩怀着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忧虑,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九一八”事变后数日,922日,刘湛恩出席上海各界抗日救国会成立大会。会上,他当选为上海各界抗日救国会委员,并与史量才等主持抗日救国会国际宣传委员会的工作。他参加了上海各界人民抗敌后援会的工作,还积极支持十九路军抗日,并作为上海地区代表赴洛阳出席国难议会19384月初,日本军方又探悉到国际救济协会委派刘湛恩赴国外为难民募捐和筹措抗日活动经费,并且已订好413日船票等信息。而使日军最为惶恐不安的是害怕刘湛恩到了国外宣扬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由于刘湛恩坚定的抗日态度,日本方面最终给上海的日伪汉奸下达死命令,必须除去刘湛恩。在日军特务机构黑龙会的授意下,日本军部柯娜米、高野见迫不及待地命令暴徒进行暗杀活动。47日一大早,当刘湛恩从静安寺路(现南京西路)住处准备在南汇路乘公交车前往圆明园路沪江大学上班时,突然冲出三名凶手,其中一名凶手开枪射击,子弹射中刘湛恩后背,穿出前胸,刘湛恩立即倒在血泊之中,当即被送往宝隆医院(现长征医院),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年仅42岁。他的殉难引起中外人士的极大震惊。因为他是抗战中最先被日伪暗杀的大学校长。

几天后,暴徒又在卡德路(现石门二路)环球学生会门房间,即朱少屏寓所投进一枚炸弹,门房间被炸毁一角,门房工友徐更夫被当场炸死。面对残酷的环境,经挚友们的多方劝导朱少屏决定暂去香港,以避其锋。

1940年,朱少屏出任驻菲律宾领事馆领事后,随即召集多位同仁在华侨中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并募捐大量财物源源不断支援国内抗战。194112月,太平洋战争后,日军便向菲律宾发动进攻,不久日军占领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对菲律宾全面实行法西斯统治。日军强迫中国总领馆敦促重庆政府对日媾和和宣布承认南京汪伪政府,还要求总领馆组织华侨为日本当局筹集巨额捐款。中国总领馆朱少屏等8名外交官没有一人屈从。194214日,日本宪兵公然强行逮捕总领事杨光浩和领事朱少屏等8位外交官员。尽管采用劝降利诱等怀柔政策,但是朱少屏等人对日本的无理要求严词拒绝,坚贞不屈。日本军方探悉到中国领事馆人员有坚持抗日主张和抗日行为后恨之入骨,将朱少屏等人秘密囚禁,期间实施各种酷刑和凌辱。尽管如此,也改变不了朱少屏等志士仁人们的抗日爱国初衷。417日,朱少屏等为捍卫民族尊严,维护民族利益,以身殉节。外交官集体遭日军杀害,世所罕见,当时震惊国际。1947年,朱少屏等烈士的忠骸被国民政府接回南京。93日,抗日战争胜利2周年纪念日,南京市各界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典礼。随后,朱少屏等九烈士被安葬在中华门外菊花台忠烈公园墓地。

“九一八”事变前,中华职业教育社领导人黄炎培、江问渔赴日考察教育,对日本军国主义积极备战妄图全面侵略我国的狼子野心已有察觉,回国之后立即奔走相告,呼吁政府提高警惕,早作准备,积极应对日本妄图侵略的行径。同时,中华职业教育社联络上海各界人士成立“抗日救国研究会”。黄炎培、江问渔以研究会代表的名义向国民政府陈述对时局的看法,要求出兵抗日。

193777日,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爆发,813日日军进攻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紧急动员全体教职员工和所属学校学生投入抗日救亡工作。从此救亡图存成为中华职业教育社一切工作的中心。12月,黄炎培在武汉向湖北省主席张治中提出“既欲抗战到底,必须国共合作到底”的意见。这是抗战期间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基本政治立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先辈刘湛恩、朱少屏等仁人志士,在抗战中,坚贞不屈,为国捐躯,不仅为中华民族的抗战史,也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百年历史增添了无上的荣光和骄傲。

193849日,上海各界在国际礼拜堂举行刘湛恩追悼会,遗体安葬在虹桥公墓。198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1985年民政部补认他为抗日革命烈士。1997年上海新落成开馆的龙华烈士纪念馆陈列展出了他的事迹。19891月,国家民政部确认朱少屏为革命烈士,两位先烈的英名必将与中华民族共存。

 

注:朱少屏、刘湛恩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担任干事会干事,议事会成员等职。

(下附照片)

朱少屏烈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给朱少屏烈士的证书

 

刘湛恩烈士

刘湛恩在沪江大学校舍前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