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传承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发展职业教育事业


在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 俞勇彪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是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繁荣和中国人民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90年,是推动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不断实现历史性进步的90年,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90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共和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大好局面。这些成就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今天我们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回顾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舟共济所取得的光辉业绩,坚定我们的信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传承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发展职业教育事业,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更大的贡献,是非常必要。

一、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黄炎培职业教青思想才得以传承广大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主要归纳为"教育与生活相联系,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注重学和用的联系,主张手脑并用",把"为个人谋生""为服务社会""为世界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作为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理念,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是在1913年发表的《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中提出的。但是在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政府腐败,他的职业教育思想根本得不到实施,更谈不上为社会服务。只有在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才得到发展壮大,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才得以实施、传承、广大,职业教育才真正成为"为个人谋生""为服务社会""为世界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的人才培养的教育手段。

二、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职业教青事业才得以蓬勃发展

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发展非常快,初职、中职、高职教育同时发展,职前、职后教育俱时并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知识型、技术型、应用型的人才,为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就嘉定区的职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无一不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蓬勃发展起来的。嘉定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发展也是在党的领导下成长、发展、壮大。

1、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嘉定区的职业教育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发展非常健康,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区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迈上了新的发展起点。"十一•五"时期我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是:

(1)、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实现稳步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年均达到5270人左右,年均招生规模达到1820人左右,与"十•五"期间相比,招生规模增加近500人左右。普职比为55.4:44.6,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实现协调发展。

(2)、布局调整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做优办学格局基本形成

目前,区中等职业学校由"十•五"末期的3所调整为1所。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做大、做强、做优"的办学格局。

(3)、政府投入不断加大,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得到加强

"十一•五"期间,区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学校办学实力显著增强,中职学校新增土地面积近1.998m2;新增图书近6.7万元;新增固定资产5188.9万元;新添仪器设备3264万元。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上海大众工业学校成为国家级重点示范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共建成上海市级实训基地3个。教师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全区中职学校175名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77人,占44%;本科毕业教师164人,占93.72%;研究生毕业教师11人,占6.28%;学历达标率100%

(4)、办学思想进一步转变,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全区在职职工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达到94.4202万人次,外来务工人员培训192.2237万人次,下岗失业人员培训5.6898万人次。其中,坚持农科教紧密结合,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36万人次;转移培训近2万人,面向农民工开展中高等学历教育0.87万人左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5)、办学模式不断改革,与经济社会结合更加紧密

"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农村开放办学,大力推进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办学模式,与经济社会结合更加紧密。专业建设更加贴近市场。新增专业5个,共有专业17个,覆盖嘉定区二、三产业。毕业生素质不断增强,五年来,中等职业学校为社会输送学历教育毕业生近8124名,其中70%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年均达到了98.5%。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最近四届天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我区中职生共获奖牌17块,其中金牌3块,银牌12块,铜牌2块。

2、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健康发展中华职业教育社

嘉定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也健康发展。

(1)嘉定中华职教社发展简史

嘉定中华职教社是上海各区、县社中建立较早,人数较多的区县社。

1947年由嘉定县参议会长杨拙夫在嘉定民众教育馆发展中华职教社社员,随即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嘉定小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上海中华职教社关心帮助下,198736日,经嘉定县委、县教育局党委同意重建嘉定小组,有社员33人。19914月召开第一届社员大会,选举产生社务领导班子,每届任期五年。20078月召开嘉定中华职教社第五届社员代表会议,选举产生由12人组成的第五届社务委员会,教育局副局长俞勇彪同志为主任。下设组织人事、宣传教育、教育科研、职业教育与温暖工程、社区教育及办公室等6个办事组室,由社务委员具体分工负责。现有团体社员单位11个,社员小组6个,社员134人。

嘉定中华职教社在中共嘉定区委统战部和上海中华职教社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教育局关心帮助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务工作,学习传承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继承发挥中华职教社的优良传统,积极发挥"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的特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齐心协力走新路、办实事,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和推进我社职业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7年我社被评为2003-2005年嘉定区统一战线先进集体。

(2)嘉定中华职业教育社工作回顾

1)  积极参与社区教育

2001年嘉定区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我社积极参与嘉定区社区教育实验,努力使中华职教社成为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平台和载体,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社区教育实验为抓手,加强社的建设,发挥社的作用,展示社的风采"的工作特色和亮点,除了经常性参与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和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创建外,还全力参与社区教育大型活动。

——20043月和6月,积极参与做好国家教育部在嘉定召开的全国社区教育专家组会议和"拥抱Fl全国社区教育发展论坛"的筹备工作。

——200510月,积极参与在嘉定区举行的"第三届长三角社区教育发展论坛"

——20065月,积极参与"嘉定区社区教育知识竞赛""嘉定区社区教育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

——2007年组织力量全力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项目CLC的社区教育国际性会议。

——2008年参与区创建"全国及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和示范街镇"等活动。

2008年,嘉定区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江桥、安亭、南翔三镇被评为上海市社区教育示范镇、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镇;工业区、马陆镇、江桥镇等5个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被上海市选送参与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项目的评比。

——2009年积极参与"迎世博、展风采"和新一轮社区教育实验镇,实验项目建设工作。区被评为市世博培训突出贡献奖。

——2010年年初开始,围绕世博盛会,启动"三项研究",提高服务社区教育能力和力争"三个突破",提高发展社区教育能力。

2)  建立嘉定中华职业教育社的长效机制,实施"温暖工程"

几年来,我社十分重视温暖工程实施,成立了以社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人员参与的管理机构,明确具体责任人,实施温暖工程过程中,坚持"两个轮子"一起转的运行机制,坚持"三个一定"基本做法,并积极探索温暖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国际汽车城建设相结合;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的新机制,使温暖工程长效机制在新形势下,不断创新发展。

2004年以来的五年中,我社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广大农民、城市下岗人员开展维修电工、车工、钳工、绿化工、保育员、汽车维修工、数控机床工、仓库保管员、家政服务员、育婴师、各类计算机等项目职业技能培训,人数达37990人。

20106月开始在市社温暖工程基建会,英国救助儿童会上海项目组支持下,在区教育局配合下,启动对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者、组织者和学生进行系列培训和开展各种活动。以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3)  重视职业教育课题调研与理论研究

充分发挥中华职教社一大批资深社员的资源优势,带领全体社员,在各自岗位上,联系工作实际,积极开展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理论研究成果。2007年,编辑《职教之火》论文集。

2008年,我社开展温暖工程做法和取得的成绩,得到市社和区委统战部的充分肯定,分别荣获全国、市实施温暖工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调研课题《温暖工程形成长效机制的实践和研究》获市2008年调研课题成果一等奖。

2009年,完成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温暖工程与职业教育创新一一非政府组织在构建社会职业教育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研究中,大众工业学校承担的"加强校企合作,创建全国示范职业学校",上海电大嘉定分校承担的"社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两个分课题形成了结题报告递交市社参考。

调研课题"上海嘉定区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探索与反思"荣获上海市统战系统三等奖,是上海中华职教社系统唯一获奖单位,受到市社领导表彰。

2010年,为了更好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区域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参加嘉定区职教集团校企合作课题研究。根据市社要求,还设计了《后世博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等七个调研课题,发动社课研组成员和社员小组积极参加调查研究,提高建言献策和课题研究水平。

2010年,有三个调研课题分别获得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优秀奖、创新奖和成果奖,名列全市前茅。

三、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职业教青事业才能与时俱进

我们深刻体会到,建国来的职业教育发展,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发展、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实践、传承、广大,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今后职业教育如何发展,中华职业教育社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如何在新形势下得以发展广大,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严格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只有科学地、实事求是地按照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来实践研究,才能创新职业教育,才能与时俱进地为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马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