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60年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上海市文明办调研处处长 陈麟辉

各位前辈、各位领导: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亿万人民共同参加的一个活动,各位前辈和领导也都身临其中,参与并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今天在庆祝建国60周年的座谈会上,跟大家一起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历程。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们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举,是人们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经过30多年的实践和发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提高公民素质、社会现代文明程度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服务人民群众、密切党群关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正式提出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但是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在建国以后就一直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其思想基础的奠定可以回顾到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作了积极的探索,奠定了思想基础。一是提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二是毛泽东同志在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里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文明先进国家的奋斗目标;三是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四是提出教育共产党员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当前努力相结合的设想;五是提出双百方针;六是提出知识分子要在革命与建设当中发挥作用。所以,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在第一代领导人当中就已经做了深刻地阐述;到第二代领导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并进行了积极实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这个历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是,在当时的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物质财富的逐步改善和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刚刚文革拨乱反正,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提出了对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改变社会风气进行思考。所以1979年,叶剑英同志在中华人们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概念,强调了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二是,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即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胡耀邦作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报告》,报告分六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就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要在短时期内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三是,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专门作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是在党的全会上对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的第一个专门的决议。

四是,在决议作出后,全国人民就开展了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座的各位记忆犹新的就是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开始,主要是集中于整治脏、乱、差。

以上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过程和发展的历程。

上海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而且形成自己的特色,积累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富成果,奠定了进一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

第一、突出思想道德,先进文化建设有了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一直把提升公民道德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树立先进典型,抓道德建设。我们从抓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方面积极推动。其中抓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聚焦顽症陋习,城市文明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上海从一开始就提出要虚事实做,从小事抓起。1995年提出抓“七不”,即“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破坏绿化、不乱穿马路、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说粗话脏话”。“七不”是陈至立同志当初逐字逐句自己推敲的,刚推出时社会上还有些议论,以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从这么小的事情抓起,现在看来,还是很有必要的。现在我们迎接世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也是要从这些小事做起的。经过了20多年的努力这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从现在进行的城市文明迎世博600天城市文明指数测评的情况来看,象乱穿马路、随地吐痰等反映很强烈的不文明现象现在有了很大改善。随着生活的改变,乱停车、乱养宠物成了群众反感的新陋习。

第三、抓实“五个一工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集中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跟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职业教育也是把职业道德、个人品德融入到中专、技校的教育当中。

第四、整合教育资源,学习型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开设了面授课堂、网络课堂、空中课堂,构建了终身教育的体系,在上海营造一种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氛围。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包括社区学校在这个过程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第五、注重建章立制,为志愿服务事业走上了规范和成熟。上海的志愿服务一直走在前列,由精神文明办牵头成立了志愿者协会,黄菊同志任会长,陈至立任副会长。现在志愿者协会还是一直为推动上海的重大活动提供服务,如特奥会得到了中外宾客地赞誉,这次世博会志愿服务又是重头戏。上海还率先制定了《上海志愿服务条例》。

第六、凝聚各方力量,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推进之势逐步形成。上海首先探索形成了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群团组织密切配合,新闻媒体引导推进,城乡联动,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上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60年来,特别是近30年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任重道远,特别是我们明年就要召开世博会,现在方方面面领导都说世博会的硬件建设不怕,但是软件建设令人堪忧。软件建设就是精神文明建设,所以我们现在专门成立了上海市迎世博600天行动社会动员指挥部,就是全面投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迎世博的工作。作为职教社,我们每位同志也要积极地投入到这个工作当中去。

我简单地跟大家回顾这个历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