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伴我行万里
上海市城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高级经济师
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施蔷生
新中国诞生即将迎来60年大庆,作为一个民主党派成员、中华职教社社员、区政协委员,此时此刻,更加感恩共产党的统战政策,犹如和熙的春风,伴我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20年的党派行程。
“停不下的脚步,只为心中那份责任”
这是《徐汇政协》杂志2009年第5期在“委员风采”栏目中对我的采访报道题目。文章用三个小标题“三次转折经历三种体验、三度空间承担三个角色、三十年岁月品味三重境界”,概括了我自1977年参加“文革”后恢复高考成为第一届大学生以来的30年人生经历。
我是1989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的,2003年加入上海中华职教社的。从此,在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的温暖怀抱中,我如坐春风、如鱼入水,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追求中国民主政治的健全和完善,我勤奋地思索和参与调研,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履行了一个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的崇高职责。20年来,我为本市(区)或全国“两会”撰写(提交)提案近50件,涉及面广,并且质量又较高。如,民进市委2006年以前所获得市政协优秀提案中,由我担任主执笔的就占到近20%。其中,如行业协会的提案,对“上海市行业协会管理条例”的出台和上海市行业管理署的成立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上海试点城镇建设”的提案还获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要批示。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意识到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我的脚步加快。在市、区两级政协(民主党派)的一些专题论坛和报刊杂志上,经常有我活跃的身影,所发表的观点常引起本市和国内媒体的报道。本人撰文在媒体上发表有关文章就多达200多篇,许多被转载。在《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发表内参,先后受到市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市长、副市长的批示肯定。还在报刊上发表读者来信,先后掀起本市对“城市精神、中小学生课业减负”等内容的社会讨论。《新民晚报》今年3月27日头版发表我有关社会参与世博讨论的建议。
对于我的努力和勤奋,组织上给与了肯定和鼓励。我多年被评为民进市委先进个人,曾担任民进市委经济科技法律委员会副主任,现是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获得2003—2005年度上海市统一战线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2007年被推选为徐汇区第十二届区政协委员。2009年8月被聘为上海中华职教社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之所以能够在体制改革、社会民生、城市管理、城市经济、城市信息化等多种领域里,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诸多的建议,主要源于我大学毕业后的三次转折体验。1982年到1987年,我在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办公室担任综合秘书工作。对所属公交、出租、自来水、煤气行业的经营服务及体制改革创新,深入调研。为往后关注社会民生奠定了扎实的社会基础。1987年到1993年,我在市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任职,先后参与市一些重大课题如浦东新区行政体制改革方案、上海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调研,为参政议政提供了较宽广的舞台背景。1993年下海经商的10年,亲身经历了大型国有企业的由盛而衰的过程,深感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殖的重要性,深刻体会到市场经济的机遇和风险和改革开放的艰难和不易。2003年调到上海城市发展信息研究中心任职,2007年兼职市城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从而基本确定了作为一个学者的人生坐标。
人已进入天命之年,没有升官发财,感到人生阅历给了我磨难,也给我了体验。我用等腰三角形对自己目前的状态作了个比喻,党派和政协的工作是两条斜边,本职工作是底边,家庭是支柱。三种角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每一个空间里我都力图尽心尽力去做到最好。在本职工作上,我恪尽职守,协助领导积极组织学会会员开展理论研讨活动,学会荣获优秀学会。本人被推荐为上海市新一届社联大会代表人选和优秀学会工作者人选。
“秋云湛甘露,春风散芝草”
魏晋南北朝著名诗人谢朓,其“永明乐十首”之三,有佳句:“秋云湛甘露,春风散芝草。”如今,我十分感激在我二十年党派生涯中,给我思想政治上引路、参政议政工作支持的许多领导和同仁。我望不了二十年前与
正是社会上这些杰出的共产党优秀领导和统战部门、政协、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的领导,以他们无穷的人格魅力,对我们党外人士,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言传身教。犹如秋云和春风,给我们送来甘露和芝草,使我们切身感受到党的统战路线这一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的弘扬前景,激励我们在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征途中健康地成长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