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赋能未来 技能点亮青春——第十二届“中华杯”职业技能竞赛闭幕式暨颁奖大会举行
12月14日,2024年第十二届上海市“中华杯”职业技能竞赛闭幕式暨颁奖大会在长宁区虹桥源大礼堂举行。上海市副市长、市中华职教社主任解冬出席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平,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市政府侨办主任董依雯,长宁区委书记张伟,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国华,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上海体育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毛丽娟,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丁光宏,长宁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罗清,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丁祖昱等领导出席活动。市中华职教社常务副主任、市政府参事胡卫主持活动。
解冬代表主办方向所有支持、参与“中华杯”竞赛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十二年来,“中华杯”职业技能竞赛践行“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创社宗旨,举办涵盖多领域、涉及多类别的竞赛项目,让包括香港、台湾和长三角地区的社会从业人员和广大技能青年在“中华杯”的竞技平台上同台竞技、切磋交流。下一步,希望市职教社要乘势而上、久久为功,积极扩大“朋友圈“,进一步提高赛事辐射面和影响力;提升竞赛“含金量”,增强“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以赛促业“的竞赛效果;增强拓宽人才“成长路“,为技能人才就业深造创造更好机会。
王平、董依雯为“红河蓝天筑梦计划”项目颁发“职业教育创新成果奖”。该项目由上海开放大学航空运输学院联合春秋航空推出,是长宁东西部对口协作品牌项目。通过整合内外资源,汇聚社会合力,形成了“组团式”扶贫扶智协作模式,开创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新模式,既架起教育扶贫工作的桥梁,也为谱写民族团结作出新贡献。
张伟代表长宁区委致辞。他表示,长宁历来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支持保障机制,拓宽技能人才发展渠道上持续发力。当前,长宁区正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更需要有志技能人才来到长宁大显身手、各展其能。衷心期待上海中华职教社继续发挥资源优势,指导长宁建设更具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打牢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提供支持和帮助。
胡卫在主持时说,今年的竞赛紧扣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紧扣技能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发展的适配度来进行动员和组织,是历届以来各区社重视程度最高、项目数最多、参与面最广的一届,也是展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最充分鲜活的一届。
李国华报告了第十二届上海市“中华杯”技能竞赛活动举办情况。本届竞赛由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历时3个多月,在全市共设置15个赛点、31个职业技能竞赛项目,涵盖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文旅创意、餐饮服务、民生服务、电子商务、信息技术7类领域,共吸引本市及长三角地区1462名社会从业人员、职业院校师生、社会培训机构学员参赛。
毛丽娟宣读了《关于2024年第十二届“中华杯”职业技能竞赛获奖选手和表扬单位的通报》。瓮倩等454名选手取得竞赛名次,获得“中华杯”奖项。长宁区中华职业教育社为突出贡献单位,浦东中华职业教育社等59个承办单位为优秀组织单位。
活动现场为获奖选手代表进行了颁奖,对突出贡献单位和优秀组织单位进行了表彰。
胡卫为长宁区中华职业教育社颁发突出贡献单位奖。
丁光宏为优秀组织单位代表颁发优秀组织单位奖。
王罗清为一等奖获奖选手颁奖。
丁祖昱为二等奖获奖选手代表颁奖。
长宁区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工委、侨民宗工委主任,区中华职教社主任王海英为三等奖获奖选手代表颁奖。
活动最后举行了赛旗交接仪式。长宁区中华职教社主任王海英代表第十二届“中华杯”职业技能竞赛闭幕式暨颁奖大会承办单位,静安区中华职教社主任周新钢代表第十三届“中华杯”职业技能竞赛闭幕式暨颁奖大会承办单位完成了赛旗交接。随赛旗一起传递的是这份追求卓越、积极进取的专业精神。
市委统战部党派处,长宁区委办、区委统战部、区教育局等有关领导,各区职教社及职业院校有关负责人,获奖选手等300余人参加了颁奖大会。长三角地区省级中华职教社同仁通过线上方式观看了图片直播。
这是上海中华职教社连续第十二年举办“中华杯”职业技能竞赛。“中华杯”竞赛始终坚持“面向社会、面向青年、面向技能”的竞赛宗旨,共举办了196场赛事,5726名来自本市及长三角地区、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的职业院校师生和社会从业人员参赛。通过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传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助力培养青年劳动者技能成才、技能报国,谱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职教篇章。
文/谢轶成 图/朱松杰 编辑/毕鹏宇